9月23日下午,2025年度后稷经管讲堂第十八场报告会在必赢线路检测中心C501举办,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郑梦熊、苗丰受邀作主题报告,院长石宝峰、陈伟、张蚌蚌、张会、王倩、陈哲等4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报告会,副院长王军智主持会议。
苗丰以“农业强省建设视角下的实践担当与路径思考”为题,系统梳理了中央、陕西省和榆林市的农村改革与乡村振兴等政策和实践,从领会总书记三农思想、坚持重中之重战略地位,深化农村改革、筑牢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优化产业体系、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彰显特色文化、构建农文旅融合大格局,学习千万工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明晰规划路径、凝聚农业强省建设合力等六个方面进行了系统全面的报告,为农业强省建设锚定政策实践遵循。同时,在农村改革与集体经济发展维度,他强调需建立村集体经济组织,紧扣“三权分置”“三变改革”逻辑,详解清产核资、成员界定等“六步走”实操流程。同时,提出谋划“陕北粮仓”等重大项目,借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机遇破局粮食安全难题。最后通过发展路径与现实挑战的双维分析,构建包含“领会‘三农’思想、深化农村改革”在内的六点路径体系,精准剖析陕西“三农”的深层短板,进而论证农业强省建设机遇与挑战交织的艰巨性与复杂性。
郑梦熊重点阐述赵家卯发展模式、农村带头人角色、县域经济治理及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等内容,强调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重要性。赵家卯模式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从“分”到“合”的转变,并依托能人返乡带动群众共同致富,逐步从村级典型升华为具备全国推广价值的县域发展范式。在县域治理方面,郑老师指出,优秀的领导干部既要具备实干担当的精神和改革创新的勇气,也要拥有扎实的理论思维,其决策能力直接影响县域实体经济发展。同时,在推广成功模式时,应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条件,采取差异化的行政策略,以实现有效落地。最后郑老师勉励同学们投身农业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深入农村一线,掌握一手资料,做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秉持长期主义精神,开展真正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工作。
会议最后,与会师生就农业农村未来发展模式、产业振兴、乡村旅游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等议题同报告人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此次报告会内容丰富、逻辑严密,现场学术氛围浓厚热烈,对前沿热点问题的深入探讨,极大地开拓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